第三屆立德學員

陳怡萱
工學院學士班
立德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感謝在這條道路上遇到了每一個帶著自己的關懷與議題的夥伴們,還有每個參與立德計畫豐富的導師群,時時刻刻都成為這條道路上最明亮的路燈。

劉怡萱
藝術學院學士班
立德開了一扇窗,把那些跳痛、奇葩、身上散發光芒的人們,照進我的生活裡。立德開了一扇窗,那些傳說中的景色,竟成為向外瞻望就入簾的風景。立德開了一扇窗,讓我有向外做夢的勇氣。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立德計畫。

賴怡諄
材料工程學系
除了書院之外,很少能找到這樣一群擁有相似特質的人,敢於在大學期間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發展的領域,並且努力去嘗試,喜歡立德的夥伴建立的團隊歸屬感。

林承謙
動力機械學系
勇敢作夢 立德夥伴及老師會熱心幫助每個人!這是我進入清華大學後感受最明顯的部分,在立德計畫中反而最鼓勵我們發展個人特色,我認為這是對自我探索非常有幫助的。

游弘宇
科管院學士班
升上大學後,立德是我唯一加入的團隊,很開心可以透過立德認識一群充滿想法的夥伴。替自己帶來更多視野上的衝擊!

阮羿寧
資訊工程學系
我覺得思考與討論很容易發生,無論是跟老師還是同儕,我很容易聽到不同視角的觀點,然後進入下一波的思考,而且我慢慢對立得產生一種歸屬感。我在立德相較別的地方更能暢所欲言

符嘉尹
資訊工程學系
立德最棒的地方是「人」。這裡有可以深度交流想法、互相砥礪的夥伴與全心為學員付出的工作團隊,每個人都用「心」對待彼此,造就了自由友善的氛圍。

胡子建
藝術學院學士班
能與一群有非常厲害想法又有做事效率與方法的人一起做事,是一件非常令人開心的事,非常值得我學習。而且大家都是願意去做嘗試的人,以前許多難達成的目標,在這個有強大動能的團隊,都能一一實現。

羅弘杰
科管院學士班
能夠跟三十位的老師及同學,共同為自己以及他人的目標努力,在這過程當中,大家能夠彼此關心進度、狀況等等,培養出革命情感,讓感情能夠更加深厚,這是個難能可貴的友情。

林建智
工學院學士班
有一群好夥伴、優秀的老師、輔導員,給我們許多輔導,讓許多我們「想要的」變成「可能的」,我覺得很期待去完成自己的願景。

林芳如
人文社會學士班
鼓勵學員能持續發揮創造力和影響力。

周聖諺
資訊工程學系
具體化,同時做到相信,然後試試在自己思想體系外的東西,與此同時,希望能執行一個大型計畫並投入市場,作為能力培養的方式,最後,多多追尋美好的事物,好好生活。

陳心潔
人文社會學士班
由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專長的人們組成,我們有各自關注的議題,以及習慣的思考方式,但是我們正在嘗試對話,想像有天,領域與領域之間不再壁壘分明,這正是跨領域創造出對話的可能。

黃家朗
科管院學士班
這裡很好玩,但不是在混日子的好玩。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各自擅長或關切的議題,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彼此碰撞時就能擦出許多精彩的火花。

李柏漢
資訊工程學系
大家對於一件事情會去思考並勇於表達他們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什麼,彼此將想法相互交流互相學習。對於學習這件事情充滿熱忱,期許參加接觸不同事物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韓家宏
科管院學士班
是清大少數有溫度、遠見、多元、民主,且允許學生自由發揮、胡思亂想、勇敢作夢的一項培訓計畫。

吳煥然
科管院學士班
學生完成目標的路上需要許多能量,立德適時給予相對應的學習與資源

莊安鈺
資訊工程學系
在立德,我可以認識很多不同領域的朋友,我很開心一個學期下來,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例如:正向的思考方式或是從不同角度切入同一個問題。

高藝真
工業工程管理學系
立德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在這半年的裡,我認識了很多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朋友,激盪出不同的火花。立德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鼓勵大家勇敢踏出舒適圈,我想這是立德最珍貴的地方。

何立平
電機資訊學院學士班
我覺得立德最棒的地方,就是人吧!因為每次只要跟立德的大家有交流的時候,我都能得到很特別的「回饋」。這些「回饋」有時正面,有時負面,都能促使我有動力往更好的自己邁進。

林欣葶
人文社會學士班
立德作為一個場域讓不同方向的人們可以匯聚於此,在彼此身上學習也一起面對未知成長,學員因而主動或被動地不斷向自我叩問。

李孟一
資訊工程學系
有很棒的業師相關資源,有很多神奇的火焰馬鈴薯,因此有各種討論激盪與思辯的可能,不管大家在這邊有沒有明確清晰的方向,都有自己的個人實作計劃與獨特的共識小組在運作著。

倪瀅瀅
科管院學士班
有一群願意為學生引領方向、付出的老師,成為學生的支柱 串聯有想法目標的學生,能夠交流努力,支持彼此完成計畫

郭仲恩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
能夠有「自主空間進行專案提案、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這兩點是非常難得的,光是能夠跨域本科系的思維進行跨域合作,就能從這個計畫收穫滿滿。